我國是世界上較早發現和利用高嶺土制瓷的國家。就貴州高嶺土礦小編了解早在殷商時代,在安陽出土的印紋白陶就是由高嶺土燒制的,到了元代,景德鎮地區開始在坯料中摻入一定量的高嶺土,用高嶺石、瓷石二元配方燒制瓷器,使瓷器質量有很大改善,創造出“白如玉、明如鏡、薄如紙、聲如罄”的精美瓷器,使景瓷馳名中外。
蒙脫石在高嶺土中常有少量存在,易與埃洛石共生,晶粒極細小,具有很強的膨脹性和吸水性。綠泥石和葉蠟石在蠟石型高嶺土礦床中有時出現。常為鋁綠泥石。水鋁英石為非晶質粘土礦物,是氧化鋁和氧化硅的凝膠體,一般為球粒狀,不穩定。???
高嶺土的化學成分主要是SiO2、Al2O3和H2O,純凈的高嶺土成分接近于高嶺石或埃洛石的理論成分,由于各種雜質的影響,因此往往含有害組分Fe2O3、TiO2、CaO、MgO、K2O、Na2O、SO3等。有害組分Fe2O3、TiO2一般在沉積礦床較高,其次是風化型高嶺土,蝕變型礦床中鐵質較少。高嶺土的K2O、Na2O含量在風化型礦床中較多,一般在2%~7%,隨深度增加而增加。另外,含明礬石的高嶺土礦床中SO3含量相當可觀,也屬有害雜質。
高嶺土的粒度成分以粘土級和粉砂級的顆粒較多。據粒度成分,可將高嶺土劃分為:土狀高嶺土,絕大部分由小于10μm的泥粒組成;含砂高嶺土,含5%~25%的砂和粉砂級顆粒組成。?
高嶺土中常見的結構有凝膠狀結構,顆粒極細而致密;泥質結構,礦石中小于0.01mm以下顆粒占絕大多數;粉砂泥質或砂泥質結構,指礦石中含25%~50%的砂或粉砂;植物泥質結構,指礦石中含有機質植物殘體等;變余結構,指蝕變高嶺土中常有變余凝灰或變余斑狀等結構。
高嶺土中常見的構造有皺紋狀或條紋狀構造、角礫狀和斑點構造等。質純的高嶺土具有白度高,質軟易分散懸浮于水中,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結性,優良的電絕緣性能,具有良好的抗酸溶性、很低的陽離子交換量,較高的耐火度等物理化學性能。